计算机应用专业(高中起点)简介
依托通师高专100多年来优良的办学传统,我校早在2000年就创办信息技术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前身)。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帮助下,在学校党政的直接支持领导下,全系上下经过10多年的努力拼搏,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和新的突破。
一、专业优势
(1) 教学、实训直接就业市场需求相对接
专业课程教学大量采用项目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和问题式教学,这些项目、案例大多来自于职场情景,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就学会解决职场上经常面临的真实问题。依托多家优秀的实习实训基地,接轨市场需求,锻炼专业技能,丰富职业经验,建构职业身份感。本专业毕业生凭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全部顺利就业或者自主创业。最近三届部分毕业生就职于百度在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软件技术分公司、南通优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祥瑞广告传媒、南通交通传媒、南通腾讯房产、苏州迪杉塔纺织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
(2) 就业导向的模块化课程设计
根据计算机应用专业就业市场细分的特点,本专业重新设计了专业课程模块,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的职业追求。主要包括:语言编程模块、Web数据库开发模块、图像处理模块、网络动画制作模块、网站设计与开发模块、影视后期制作模块等。同时,我系配套开设上机项目、项目工作室、选修课等,帮助他们在毕业时基本达到该模块所对应职位的“精熟”和“专业化”水平。
(3) 就业率屡攀高峰
近三年,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均达100%。目前,该专业的毕业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4) 优秀教学团队强力支撑
集中最优秀的专业教师,携手公司企业的行业专家,专门成立计算机应用教研室,共同推动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教学、实训、就业等相关工作。
(5) 各级各类大赛屡获殊荣
如计算机09班赵抒宇同学2011年“中国电信天翼杯”南通市第三届大学生计算机技能大赛中以高出第2名近5分的成绩获得软件编程组唯一一个特等奖、计算机08班的黄晨雨同学获多媒体制作组一等奖。计算机10班金迪、曹亮同学在江苏省高等师范学校计算机协作组第三届年会学生作品大赛中获一等奖。在2015年全国高师数学教育研究会小教培养工作委员会第6届学生电脑作品大赛中,我系陈蓉、刘胡刚、吴骥豪、孙星宇、沈博澄5人共获7个一等奖。我系一等奖获奖率领先其他参赛学校(参赛作品包括全国多所高师院校选送的137件,一等奖共计45个)。
(6) 项目工作室、社团和专家讲座,助推素质全面发展
电子商务项目工作室、街舞社团、拍客社团、计算机硬件组装社团,为学生提升专业素质、展示人文风采提供支撑平台。电子商务项目工作室设计开发的基于微信平台的电商营销获得成功,服务质量得到师生好评;街舞社团排练的团体操在2015年第2届体育节中荣获特等奖。2015年南通赛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微商运营部专家作“微时代下的微营销”报告,让学生感受并学习了淘宝网店和微信平台的商业价值。
(7) “专升本”升学率稳居高位
我系专门面向南京晓庄学院、金陵科技学院、苏州科技学院等省内高校开设“专升本”强化班,“专转本”升学率稳居高位,2013年升学率为100%。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维护与维修、行业应用软件、平面图像处理、广告设计制作、动画制作、影视后期加工、计算机网络及网站建设与管理、数据库管理与维护、高级语言编程等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三、师资情况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9人,其中高级职称9人,工程师1名,多名经验丰富的实训指导师傅。博士在读1人、硕士(含在读)21人,高校访问学者2名。教师团队中有1名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名南通市“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2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分院学科带头人;软件设计师2名;2名双师型教师;1名校教学名师;1名校骨干教师。
四、学制
三年制大专
五、主干课程
(1)C#程序设计;(2)数据结构;(3)JAVA程序设计;(4)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开发;(5)APP应用开发;(6)HTML5+CSS3+DIV静态网页设计;(7)ASP.NET动态网页设计;(8)网络图像处理;(9)网络动画设计;(10)3DMAX动画设计;(11)音视频加工与影视后期处理;(12)手机游戏设计与开发;(13)AUTOCAD辅助设计;(14)软件工程。
六、就业面向
本专业就业面向:
(1)计算机软件开发企业从事软件开发、软件销售、售后服务等工作;
(2)与著名IT企业合作,从事硬件代理、售后服务或区域管理等工作;
(3)政府、学校、社区、培训机构等单位从事计算机维护、信息资源管理、数据库系统应用与维护、信息系统开发、网站建设与维护、网络系统管理与安全防范等工作;
(4)广电系统、互联网公司内从事广告设计、动画制作、音视频加工合成、影视后期制作等工作;
(5)基于大型电商平台的一体化设计、运维以及用户行为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