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非遗传承人化身产业教授,当第二课堂邂逅非遗绝活,一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在通师高专美术学院悄然上演。2025年4月2日下午,我校聘请的江苏省产业教授、南通彩锦绣代表性传承人周芬女士走进美术学院,带领美术教育定向师范生传授非遗技艺。学院院长朱敏、副院长王人佼、美术教育系系主任沈如春及美术定向生共五十余人参加活动,活动由副院长王人佼主持。
彩锦绣源于传统民间刺绣艺术,蕴含着浓郁的地域特色,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艺术教育深刻变革的当下,学院始终秉持“扎根传统、面向未来”的育人理念,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的创新路径。周芬教授的加入,正是构建双师课堂、打破学院围墙的关键,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现代高校美育的深度融合。
美术学院院长朱敏为周芬女士颁发江苏省产业教授聘书
周芬教授表示,南通彩锦绣既保留了传统刺绣的工艺精髓,又融入了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它以其独特的针法技艺,材料与工艺的精致性,给人以“远观有势,近看有质”的效果。她希望同学们将手绘与手绣有机融合,从主题与表现形式上进行挖掘与创新,为传统刺绣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周教授的绣品熠熠生辉,展现了现代工艺的精湛绝伦。学生或凑近端详针法运用,或静静伫立欣赏,感受彩锦绣与沈绣的微妙区别之处。各色丝线在各自指间缠绕,同学们无不为其精细程度所震撼。
传承人现场示范彩锦绣技艺的核心工序。从最基础的针法讲解,到色彩搭配的精妙运用,再到如何在绣布上勾勒出栩栩如生的图案,每一个环节都让同学们沉浸其中。
学院副院长王人佼表示,周教授开设的彩锦绣特色课程促进了高校美术教育与地方文化事业融合发展。定向师范生作为未来的小学美术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将来形成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可行的、可持续推广的教学模式。
此次的教学活动将课堂的理论深耕与产业的实践经验紧密相连。美术学院将持续关注定向师范生的专业发展,坚持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相融合。同时,学院进一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专业建设紧密结合,打造特色专业教育,增强学院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